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shouye > 錦觀新聞

“錦觀云公益·城市行”2023年度分享會今日正式舉行
2023年12月29日 09:49 來源:錦觀新聞 編輯:曹惠君

  12月29日,是2023年的最后一個工作日,位于“山上·文明里”的會議室里依然熱火朝天,“讓公益溫暖這座城”——錦觀·云公益城市行2023年度分享會在這里正式拉開帷幕。

  今年6月1日兒童節(jié)當天,由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成都傳媒集團指導,成都日報社、成都云公益發(fā)展促進會和成都日報錦觀傳媒發(fā)起的“錦觀云公益·城市行”大型公益活動正式啟動。作為國內首個由主流城市黨報發(fā)布的全民公益品牌,“錦觀云公益·城市行”圍繞助老、扶幼、幫助弱勢群體等多個主題,在2023年展開了多項覆蓋面廣、影響面大、傳播度強的公益活動,讓公益之光溫暖了更多人。

  在本次分享會上,“錦觀云公益·城市行”發(fā)布了2023年度公益報告,并正式公布2023年度優(yōu)秀示范案例。對于即將到來的2024年,也將有更多愛心企業(yè)和組織加入進來,發(fā)揮各自所長,讓公益惠及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首份年度報告發(fā)布

  公益活動吸引超538萬市民關注和參與

  在本次分享會上,成都市志愿服務聯(lián)合會會長傅艷正式發(fā)布全市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數據,截至目前,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基地)已完成建設18442個,文明興蓉注冊志愿者數量超過366萬人,志愿者隊伍總數近4萬支,2023年全年共開展志愿服務活動超過71萬場,平均每天都有2000場志愿服務活動在成都的大街小巷舉行,這些數字的背后,是這座城市涌動的愛心、溫暖和善良。

  同時,“錦觀云公益·城市行”2023年度報告也正式發(fā)布。報告數據顯示,2023年,“錦觀云公益·城市行”公益行動組織開展了精品項目發(fā)布會、品牌服務示范行、志愿榜樣分享等服務活動共86場,累計服務群眾4590人次,線上線下共發(fā)動超過538萬市民關注和參與,營造出“行行都出志愿者 時時回應志愿需求 人人參與志愿服務”的社會新風尚。

  在過去半年多時間內,本著“以公益報道帶動公益行動,以公益活動踐行公益理念,以媒體平臺聚合社會資源,以專業(yè)運營推進公益發(fā)光”的原則,在雙方的共同推動下,“錦觀云公益·城市行”在2023年實現(xiàn)了“四個一”的目標:

  組建了一個公益聯(lián)盟,包括藍馬甲行動、高德、網易等在內的企業(yè)紛紛參與其中,共同助力公益發(fā)展;舉辦了一系列公益活動,給需要關心和幫助的群體送去實實在在的助力;發(fā)布了一份年度年度公益報告,回顧全年公益活動亮點,表彰優(yōu)秀聯(lián)盟合作伙伴、展望2024年的公益行動方向。最重要的是,雙方攜手將“錦觀·云公益城市行”逐步打造成為了一個具有社會影響力、公信力和價值力的公益IP,通過這一平臺去幫助更多人,助力這座城市變得更加溫暖和美好。

  第二批聯(lián)盟成員正式加入

  2024年共創(chuàng)成都市“四個十佳”

  經過2023年的嘗試和探索,“錦觀云公益·城市行”將在2024年進一步擴大公益活動的覆蓋面和規(guī)模。在本次分享會上,第二批聯(lián)盟成員單位正式加入,這其中既有包括成都移動、盒馬、菜鳥、百度、雀巢、國網成都供電公司城西供電中心等在內的愛心企業(yè),也有包括電子科大科技園(天府園)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四川現(xiàn)代職業(yè)學院、青羊區(qū)志愿服務聯(lián)合會等在內的愛心機構,集合各方優(yōu)勢力量,為社會帶來更多的愛心和力量。更值得關注的是,2024年“錦觀云公益·城市行”將鼓勵和指導聯(lián)盟成員單位及聯(lián)盟成員單位的職工積極爭創(chuàng)成都市“四個十佳”志愿服務先進典型。

  “我們身邊總有力量,去推動著我們在前行的路上更加勇敢和堅強,2024年讓我們繼續(xù)心懷公益的種子和希望,繼續(xù)去尋找那束光!”錦觀云公益·城市行公益活動負責人說。

  “錦觀云公益·城市行”2023優(yōu)秀示范案例:

  “提升全民科學素質 助力科技自立自強”文明實踐志愿服務行動

  “應你所急 迎峰度冬”企業(yè)文明實踐志愿服務行動

  蓉城益剪日志愿服務項目

  “歌是最甜的藥”脊柱側彎患者心理健康關愛項目

  “親情美家”關愛兒童志愿服務項目

  藍馬甲醫(yī)療助老行動

  雀巢公益下午茶行動

  “益路蓉行”公益訴訟志愿服務項目

  “傅艷兒童保護救助基金”十年不變重病娃救助項目

  “聲音書館”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王鑫 文圖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lián)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