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zxjzzsc > 中國新聞網

四川綿陽警方破獲一起跨國運輸販賣毒品案 收繳毒品14.9公斤
2021年06月02日 13:2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曹惠君
分享到:

繳獲的部分毒品。 綿陽市公安局供圖

  中新網綿陽6月2日電 (楊勇 陳際鴻 劉正元)記者2日從四川省綿陽市公安局獲悉,在公安部、四川省公安廳指揮下,綿陽禁毒民警輾轉國內多個省市和境外的緬甸,與狡猾毒販展開數百天的較量,最終破獲“2020-28”特大跨國運輸販賣毒品案,抓獲包括團伙“首腦”萬某某和公安部A級在逃人員江某、姜某在內的43名違法犯罪嫌疑人,收繳海洛因等毒品14.9公斤,扣押涉案車輛3輛,一條從緬甸經云南再到四川的地下毒品運輸通道被徹底斬斷。

  據介紹,2019年11月1日,綿陽市公安局安州區(qū)分局禁毒緝毒大隊民警在辦理一起吸毒案件過程中發(fā)現,吸毒男子陳某某所吸食的海洛因來自于綿陽男子趙某。按照“逢吸毒必查毒源、逢販毒必查上下線”的原則,禁毒民警圍繞趙某展開調查,又發(fā)現趙某的海洛因是從綿陽男子袁某處購買,而袁某的毒品則是在重慶男子萬某某搭建的販毒網絡中購得。隨著調查的深入,民警獲取一條重大線索,萬某某販賣至綿陽的海洛因是從緬甸流入到我國境內的,萬某某背后極有可能隱藏著一個組織嚴密、分工明確、隱蔽性極強的跨國運輸販賣毒品團伙。

  偵查員以萬某某為中心,對延伸至綿陽市等地的吸販毒網絡進行“畫像”研判,該團伙上下線共有6個層級和團伙40多名成員逐漸浮出水面,該販毒網絡涉及我國的川、滇、黔、渝、甘、陜、黑、蘇等8個省市和境外的緬甸。

  面對重大案情,綿陽市公安局禁毒緝毒支隊聯合安州公安分局禁毒緝毒大隊對匯集線索進行再次梳理,同時將相關情報向四川省公安廳禁毒緝毒總隊和綿陽市公安局進行匯報。禁毒緝毒總隊迅速組織成立了以綿陽禁毒民警為主力軍的專案組,在相關警種的強力支援下,對案件進行專案偵查,專案代號“2020-28”。

  專案組首先圍繞重慶萬某某與綿陽袁某的“生意”往來進行抽絲剝繭,逐步掌握了他們的活動規(guī)律。2020年2月,由于受疫情的影響,萬某某與袁某等下家的“生意”一度中斷,專案偵查工作推進緩慢。兩個月后,失去貨源的袁某在巨大利益誘惑下如熱鍋上的螞蟻,他不停通過電話催促藏身于重慶的萬某某盡快安排海洛因供貨到綿陽。很快,專案組發(fā)現萬某某將在近期從緬甸組織一批貨源到綿陽,并招募了“工人”張某某負責這批次海洛因的運輸。

  2020年5月初,張某某乘坐飛機前往云南西雙版納后偷渡到緬甸,準備通過體內藏毒的方式,將海洛因帶回綿陽。5月中旬,攜帶毒品的張某某從緬甸潛回國內,再由云南乘坐飛機回綿陽。當其出現在綿陽南郊機場時,被守候在此的專案組民警抓獲,排泄出了他藏在胃腸內的38顆共計200余克海洛因。

  專案組以落網的張某某為突破口,掌握了萬某某從緬甸的運毒路線和方式,為后續(xù)延伸打擊奠定了基礎。2020年6月,又將運毒“工人”王某某與其同伙袁某、邱某抓獲,繳獲海洛因391.03克,扣押涉案車輛2輛,并順線查獲了13名吸毒人員。

  王某某等人的順利到案,成為專案偵查工作的關鍵轉折,參戰(zhàn)民警由此獲取了團伙“首腦”萬某某的詳細情報。為避免打草驚蛇,禁毒民警佯裝販毒人員在線上利用QQ、微信等工具,不斷與萬某某進行周旋。2020年6月15日,民警趕赴重慶萬州區(qū),將正在遙控指揮販毒活動的萬某某一舉擒獲。

  鐵證面前,萬某某心理防線很快崩潰。據萬某某交代,他與長期藏匿于緬甸的男子江某、姜某是合伙人,江、姜二人主要負責境外“出貨”和策劃運毒路線,江某的馬仔肖某則負責將國內招募的運毒“工人”偷渡到緬甸。而萬某某藏在重慶負責整個“生意”指揮協調和發(fā)展壯大販毒網。

  2020年7月,專案組兵分兩路,一路奔赴陜西、貴州和四川成都、廣元等地,對萬某某的8名馬仔同時進行抓捕;另一路民警則前往緬甸,尋找江某、姜某在境外的落腳點。由于兩人長期盤踞于國外,給抓捕工作帶來了極大困難。為了徹底斬斷這條跨國販運毒品的通道,在公安部、四川省公安廳協調下,專案組民警與緬甸警方密切合作,在境外秘密開展工作。同時,江某、姜某被公安部列為A級在逃犯罪嫌疑人。

  2020年7月5日,參戰(zhàn)民警聯合緬甸警方首先將江某成功抓獲歸案,并在云南警方支持下順利將其押解回國。12月3日,民警 在緬甸將姜某一舉抓獲。同時,隱藏在國內的17名團伙成員也相繼落入法網,繳獲毒品12.7公斤。

  至此,經過專案組民警與毒販一年多的斗智斗勇,參戰(zhàn)民警對犯罪團伙的“組織、購買、運輸、分銷、零售、吸食”等多層級進行全鏈條精準打擊,“2020-28”專案全案告破,警方在行動中共收繳毒品海洛因14.3公斤,其他毒品0.6公斤,43名違法犯罪嫌疑人落入法網。(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