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四川富順:賽龍舟示范展演迎端午
2022年06月02日 11:40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2日電 (劉剛)6月2日,四川自貢市富順縣沱江河畔,龍舟馳騁,2022年四川省“百舟競渡迎端午”示范展演暨富順縣第二屆端午龍舟文化旅游活動(以下簡稱“示范展演”)在國家4A級景區(qū)——富順文廟·西湖景區(qū)啟幕。

比賽現場(劉剛 攝)
比賽現場(劉剛 攝)

  據悉,此次活動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自貢市人民政府主辦,四川省文化館、自貢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富順縣人民政府承辦;顒訉6月2日持續(xù)到6月5日,包括龍舟比賽、詩詞吟誦、美食推介、旅游宣傳等1個主體活動和5個配套活動,全面展示自貢富順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特色,滿足當地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比賽現場(劉剛 攝)
比賽現場(劉剛 攝)

  四川省文旅廳相關負責人在開幕式上說,本次活動以“安逸走四川 富順過端午”為主題,旨在豐富和活躍人民群眾節(jié)日文化生活,增加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深入塑造全省傳統(tǒng)文化旅游品牌,進一步促進文旅繁榮和文旅經濟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示范展演也是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下,通過創(chuàng)新文旅產品供給、促進文旅消費等,推動文旅市場復蘇。

比賽現場(劉剛 攝)
比賽現場(劉剛 攝)

  當天活動現場,遵循古法完成龍舟點睛儀式后,富順縣20個鎮(zhèn)鄉(xiāng)(街道)兩兩組合而成的10支龍舟隊伍馳騁水面。約20米長的彩色龍舟猶如離弦之箭,飛駛終點。兩岸觀眾為選手吶喊助威,碧波翻涌的沱江上,號子聲、吶喊聲此起彼伏。

  “一大早我們就帶著孩子過來了,吃粽子、看龍舟比賽,過端午的氣氛一下就出來了!笔忻袢蝹フf。

  一番較量后,最終獅市鎮(zhèn)騎龍鎮(zhèn)隊獲得比賽第一名。領隊張鵬介紹,他們來自獅市鎮(zhèn),鎮(zhèn)上的灘鹽碼頭曾是富順鹽運北上的第一古驛站,也是經沱江逆流而上的運鹽第一水碼頭。豐富的水源,使得這里一直以來都有著劃龍舟的習俗,和其他隊伍相比,獅市鎮(zhèn)騎龍鎮(zhèn)隊是一支年輕的隊伍,22名隊員的平均年齡約30歲。這些年,有不少年輕人加入到龍舟隊,劃龍舟、過端午不僅是傳統(tǒng),更折射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此外,龍舟賽后,是具有富順端午特色的搶鴨子大賽。在現場,100只鴨子被拋向水面,劃手或奮力擊水,或躍入水中,對鴨子進行圍堵攔截,整個過程妙趣橫生,洋溢著濃郁的節(jié)日氛圍。

  據了解,端午前后,展演還配套有富順縣第三十八屆端午詩會、文廟祈學活動、自貢美食暨特色農旅融合產品展示展銷活動、“富順沱江行吟圖”畫卷展、“安逸四川美麗鄉(xiāng)村”美術攝影展五大配套活動。其中,“富順沱江行吟圖”畫卷展將展出《富順沱江行吟圖》長卷,并同步展示富順文化名人作品。

  據自貢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自貢市搶抓成渝地區(qū)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積極推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fā)展,相繼建成中華彩燈大世界、方特恐龍王國、江姐故里紅色教育基地、自流井老街等一批標志性重大文旅項目,持續(xù)擦亮“江姐故里”“千年鹽都”“恐龍之鄉(xiāng)”“中國燈城”四張文旅名片。富順縣將文旅產業(yè)作為助推縣域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增長極,精心打造了“千年古縣、才子之鄉(xiāng)、豆花之城”三張?zhí)厣,端午龍舟活動、豆花文化旅游?jié)魅力獨具、影響廣泛。

  “自貢是一座抓一把泥土就能嗅出文化味道的城市,增添文旅新動力是加快走出轉型升級新路的重要支撐!弊载暿形瘯浄恫ㄔ诨顒又斜硎,這次活動是堅定貫徹上級關于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動實踐、是認真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加快新時代文化強省建設”重大決策部署的具體行動,也是穩(wěn)住經濟大盤、為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更加幸福安逸生活的務實舉措。下一步,自貢將緊緊圍繞省委“講政治、抓發(fā)展、惠民生、保安全”的工作總思路,認真貫徹落實“大力推動文化繁榮興盛”“加快建設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等重大部署,全方位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和全省“一核五帶”文旅發(fā)展格局,實施獨具特色文旅名城打造三年行動計劃,以城市旅游化改造帶動形成優(yōu)良旅游環(huán)境,加快打造華僑城中華彩燈大世界、自貢方特恐龍王國等一批標志性文旅項目,深化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qū)、天府旅游名縣等品牌創(chuàng)建,創(chuàng)新實施“彩燈+”“+彩燈”“彩燈進家庭進社區(qū)”,高質量建設國家文化出口基地,推動巴蜀特色文化走向世界,為四川文旅名揚天下、享譽全球貢獻自貢力量。(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