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英才計劃”于日前正式啟動,覆蓋城市達到25個,培養(yǎng)高校也增加至58所。其中,四川共有四川大學和電子科技大學兩所高校入選。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比起熟悉的“強基計劃”“自主招生”等方式,很多家長對“英才計劃”一頭霧水:這是一種新的升學方式嗎?這對升大學有什么幫助?如何給孩子報名呢?
實際上,“英才計劃”不是一種升學方式,也不是一個新“計劃”。早在2013年,“英才計劃”就在北京、成都等15個試點城市開展。
58所高校 1700個名額
10月底,“英才計劃”官網公布2023年實施方案——將在數(shù)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五大學科,計劃培養(yǎng)1700名中學生。2023年“英才計劃”覆蓋25個城市、58所高校。
官網資料顯示,“英才計劃”全稱為“中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后備人才培養(yǎng)計劃”,由中國科協(xié)、教育部自2013年共同組織實施,旨在選拔一批品學兼優(yōu)、學有余力的中學生走進大學,在自然科學基礎學科領域的著名科學家指導下參加科學研究、學術研討和科研實踐,為“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yǎng)計劃”輸送后備力量。
總結起來,“英才計劃”就是高校提前培養(yǎng)一批有潛質、有興趣的中學生,這些高中生可以直接拜師大學教授,學習時間為期一年。
參與“英才計劃”評價為合格和優(yōu)秀的學生,將被授予《培養(yǎng)證書》。“英才計劃”也不涉及任何費用。
值得注意的是,和大家熟知的“強基計劃”等升學方式不同,“英才計劃”不能直接考大學,也不特殊享受任何招生優(yōu)惠。
據(jù)《中國教育報》報道,“英才計劃”自2013年在北京、成都等15個試點城市開展以來,擇優(yōu)錄取品學兼優(yōu)的中學生,利用周末和寒暑假,在試點大學里跟隨著名學者進行一年的學習。參加該計劃的中學生,不特殊享受任何招生優(yōu)惠,比如自主招生資格、降分錄取等。
四川共60個計劃名額
很多家長還關心,能直接給孩子報名“英才計劃”嗎?報名是否涉及費用呢?記者以家長身份撥通了英才計劃官網公布的四川省級管理員電話。
“英才計劃”有一定的報考門檻。該計劃面向高一高二學生,學生相應學科成績排名年級前10%,或者綜合成績排名在年級前15%,才有資格報考。工作人員提到,“英才計劃”除了確定培養(yǎng)高校,項目中學也是確定的,但每年可能有差異,“今年四川共選定了18所參與中學,包括大家熟知的‘四七九’,只有選定中學里達到條件的娃娃才能報名”。
但成績還只是門檻。“英才計劃”報名目前不支持自主申報,主要由學校進行組織申報。比如四川今年入選的18所中學,這些學校里滿足條件的學生將先由學校進行推薦,然后網上報名,“12月初會有一個線上的‘潛質測試’,類似筆試,然后進行面試,其中面試學生與入選學生比例不少于3:1,四川目前是60個學生(名額)!
記者 李宇欣
“英才計劃”3種培養(yǎng)方式
導師培養(yǎng)
導師根據(jù)學生不同特點,采取指定閱讀書目、參加學術討論、聽取學術報告、指導課題研究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保證與學生見面次數(shù)、并對學生進行當面指導,而且要求學生在培養(yǎng)周期內到校參加培養(yǎng)次數(shù)不應少于10次。
中學培養(yǎng)
參與中學要選派科技教師或學科教師對學生進行基礎科研技能培訓和溝通方式指導,督促學生按時完成培養(yǎng)任務,配合高校導師做好學生日常培養(yǎng)。
科學實踐與交流活動
各學科工作委員會每年將組織優(yōu)秀學生參加學術會議、培訓班、大師報告、夏(冬)令營、論壇、交流會等多種學科交流活動,提高同學們對世界科學前沿的認識,開闊國際科學視野。